Source和Layer

在前面的例子中,已经对SourceLayer有所了解了。比如我们加载了Open Street Map的地图。然而世界上的地图并不只有Open Street Map,还有很多其他的地图,比如Google地图,天地图,高德地图,百度地图等。如果OpenLayers支持的地图来源越多,就会越适用,越强大。除了加载基本的地图之外,GIS还需要加载很多其他的信息,比如街道名称,商店名称,公交站点,道路等等。那么在OpenLayers 3中,具体该如何把这些添加在地图上呢?

首先需要明白的一点是,SourceLayer是一对一的关系,有一个Source,必然需要一个Layer,然后把这个Layer添加到Map上,就可以显示出来了。通过官网的API搜索ol.source可以发现有很多不同的Source,但归纳起来共三种:ol.source.Tileol.source.Imageol.source.Vector

  • ol.source.Tile对应的是瓦片数据源,现在网页地图服务中,绝大多数都是使用的瓦片地图,而OpenLayers 3作为一个WebGIS引擎,理所当然应该支持瓦片。
  • ol.source.Image对应的是一整张图,而不像瓦片那样很多张图,从而无需切片,也可以加载一些地图,适用于一些小场景地图。
  • ol.source.Vector对应的是矢量地图源,点,线,面等等常用的地图元素(Feature),就囊括到这里面了。这样看来,只要这两种Source就可以搞定80%的需求了。

从复杂度来分析,ol.source.Imageol.source.Vector都不复杂,其数据格式和来源方式都简单。而ol.source.Tile则不一样,由于一些历史问题,多个服务提供商,多种标准等诸多原因,导致要支持世界上大多数的瓦片数据源,就需要针对这些差异提供不同的Tile数据源支持。在更进一步了解之前,我们先来看一下OpenLayers 3现在支持的Source具体有哪些: ol.source.Tile类图

上图中的类是按照继承关系,从左向右展开的,左边的为父类,右边的为子类。在使用时,一般来说,都是直接使用叶子节点上的类,基本就可以完成需求。父类需要自己进一步扩展或者处理才能有效使用的。

我们先了解最为复杂的ol.source.Tile,其叶子节点类有很多,大致可以分为几类:

  • 在线服务的Source,包括ol.source.BingMaps(使用的是微软提供的Bing在线地图数据),ol.source.MapQuest(使用的是MapQuest提供的在线地图数据)(注: 由于MapQuest开始收费,ol v3.17.0就移除了ol.source.MapQuest)ol.source.OSM(使用的是Open Street Map提供的在线地图数据),ol.source.Stamen(使用的是Stamen提供的在线地图数据)。没有自己的地图服务器的情况下,可直接使用它们,加载地图底图。
  • 支持协议标准的Source,包括ol.source.TileArcGISRestol.source.TileWMSol.source.WMTSol.source.UTFGridol.source.TileJSON。如果要使用它们,首先你得先学习对应的协议,之后必须找到支持这些协议的服务器来提供数据源,这些服务器可以是地图服务提供商提供的,也可以是自己搭建的服务器,关键是得支持这些协议。
  • ol.source.XYZ,这个需要单独提一下,因为是可以直接使用的,而且现在很多地图服务(在线的,或者自己搭建的服务器)都支持xyz方式的请求。国内在线的地图服务,高德,天地图等,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载,本地离线瓦片地图也可以,用途广泛,且简单易学,需要掌握。

ol.source.Image虽然有几种不同的子类,但大多比较简单,因为不牵涉到过多的协议和服务器提供商。而ol.source.Vector就更加的简单了,但有时候其唯一的子类ol.source.Cluster在处理大量的Feature时,我们可能需要使用。

在大概了解了整个Source之后,紧接着该介绍它的搭档Layer了,同样的,我们还是先从OpenLayers 3现有的Layer类图大致了解一下: ol.layer.Base类图

为了便于了解和使用,图中标注了每一个Layer对应的Source。通过上图可以看到Layer相对于Source而言,真是太简单了。

对于初学者而言,如何选择和应用不同的SourceLayer是一个非常迷惑和困难的问题。为此,本章将围绕着SourceLayer展开,为大家解决这个问题。